来源:3snews
11月24日,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宣布,我国将在该中心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国际海事监测中心。监测中心建成后,全球海上用户将获得可靠的北斗卫星导航服务。
据报道,监测中心建成后,将履行中国政府对国际海事组织(imo)作出的承诺,开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海事监测工作,对系统的精度、运行状态、空间信号质量等进行监测评估,及时向海事用户公告系统运行状况信息,确保全球海上用户能获得高可靠的北斗卫星导航服务。
互联网 海事监测
据北海航海保障中心海事测绘处副处长黄永军介绍,该监测中心是一个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综合航海保障体系,能够加强对信息数据的感知、传输和管理,对外也能提供一站式综合航海保障信息服务。
从2012年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公开为民用航海提供服务以来,北斗海事应用国际化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14年,国际海事组织(imo)正式认可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并将其纳入了全球无线电导航系统,成为继美国gps和俄罗斯glonass之后向国际海事界提供导航服务的第三个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用35个对地静止和非静止轨道的卫星的数据提供覆盖全球的信号,在定位的精度和速度上都能确保全球的海上用户能获得高可靠度的北斗卫星导航服务。”黄永军这样说道。
厘米级高精度定位助力海上精细作业
2015年初,一个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服务系统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正式开始建设,先期建设的渤海湾及烟大航路区域中,包含了10个gps/glonass系统/北斗连续运行参考站、一个海区数据处理服务中心和一个全国沿海数据监测中心,计划用两年的时间,实现在渤海湾及烟大航路沿海区域内,进行实时厘米级定位服务。
我国将建北斗导航系统国际海事监测中心,全球海上用户可受益
据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副主任柴进柱介绍,此前的定位只能精确到米,像码头升降、船舶靠泊、海底管道铺设和海上钻井平台建设这些工程在作业时,精度要求比较高,精确到米级的定位容易产生比较大的误差。而现在通过整合运行参考站和监测中心记录的数据,在数据处理服务中心的凯发游戏的技术支持下,就可以利用北斗精密定位服务系统进行作业。
据了解,预计到2016年底,这套系统就能正式向用户提供服务。系统正式应用后,不仅能提升北海航海保障中心的服务质量,增加服务容量,还能进一步推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航海保障领域中应用。
京津冀水上交通图册
近日,为便于港航用户查询相关信息,天津海事测绘中心宣布启动京津冀水上交通图册编制工作,预计明年出版。该图册能够全方位展示京津冀区域港口布局和发展现状,此后还将推出电子图集。
该图册计划分为四大章节,每个章节由若干图幅组成,主要内容包括地势、降水、气候、矿产、水土、物产、旅游等自然环境和资源分布;人口、贸易、文化等社会资源;各项经济指标及布局;京津冀交通运输发展现状;港口群协同发展的条件;航运相关管理机构的总体布局及与航海密切相关的政策规定,航运企业的分布现状,航海保障支持相关资源的分布情况等。 |